文獻分享

急救工作者的生活品質:歸屬感、自我/集體效能及應對策略的對急救工作者生活品質的保護作用

Emergency workers' quality of life: The protective role of sense of community, efficacy beliefs and coping (Elvira, Luca, Luigi, Gabriele, 2009)

由於急救工作者(emergency worker)工作性質,所以經常要暴露在創傷事件當中,這樣可能會使他們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後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 PTSD)、同情疲勞,以及導致低成就感、情緒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等負面結果。那麼,有哪些因素可以減緩這些負面節果呢?

作者發現歸屬感、效能感以及應對策略等因素會減緩這些負面效果。首先,歸屬感是指覺得自己屬於某個地方,和團體的成員分享共同的記憶以及與團體成員有連結,而這樣的感覺會讓人產生「被需要的滿足感」進而減緩同情疲勞等負面結果;接著,效能感─分為集體效能(collective efficacy)和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分別指團員覺得團體完成工作的能力的評價,還有自己覺得自己完成某項工作的自信程度,簡言之,集體/自我效能感是指對自己或對團體的信心,會影響成員及自己的表現,還有面對重大事件的行動,進而影響到工作滿意度、幸福感;最後,應對策略指的是能夠更有效面對壓力或是改善專業人員生活品質(quality of life)的策略,包含:問題解決導向、發洩情緒、逃避等等,而不同的應對策略也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因此,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的方式,來瞭解歸屬感、自我/團體效能感、應對策略等,和專業人員生活品質(包含同情滿足、職業倦怠和同情疲勞)的關係。共收回764份有效問卷,分析結果如下:

  1. 女性、全職的急救工作者比較容易患有同情疲勞和職業倦怠(尤其是職業倦怠),而且這兩個族群的人比較常用逃避的方式來面對。
  2. 義工會比全職的急救人員有更高的集體效能感,以及較好的生活品質(quality of life)與更多的資源來面對壓力。
  3. 擔任急救工作年資和自我效能感及採用正向積極的應對方式呈正相關,但和生活品質(quality of life)沒有顯著相關,也就是說擔任急救工作愈久的人,可能對自己的自信感比較高,也比較可能會採用比較正向積極的方式來面對壓力,但工作的時間長短並沒有明顯和同情滿足、職業倦怠和同情疲勞有關係。
  4. 職業倦怠、同情疲勞和採用分散注意力、自我批判的應對策略呈正相關。簡單來說,就是如果採用分散注意力和自我批判的應對策略者,他們的同情疲勞和職業倦怠可能會比較高。
  5. 同情滿足和自我效能、正面積極面對的應對策略有正向關,也就是說,對自己比較有信心,還有比較能用正面積極策略(如採取行對改變現狀等)面對壓力的人同情滿足的程度可能也比較高。

延伸閱讀主題